0236004

每個看似的失去,都是最好的得到

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.

撰文:林麗娥

臺灣是一個中小型國家,在很多研究領域所投入的經費與規模皆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比,儘管如此,臺灣還是以不對稱策略,盤點梳理出可以發展的契機,像是 2017 年開始的臺灣腦科技計畫,透過跨域人才優勢及掌握關鍵技術,已產出多項達到國際水平的成果。因此《科儀新知》236 期特別為讀者規劃與人類健康福祉、驅動精準醫療息息相關的「創新腦科學與應用」專題。除此之外,本期「人物專訪」也特別邀請國科會腦科學專案研究計畫主持人、高雄長庚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華瑜特聘講座教授擔任受訪嘉賓,讓讀者了解臺灣科研學者是如何辛苦耕耘、致力於臺灣神經科學與腦科學的發展。

首位國際生理學聯盟女會長,讓世界看見臺灣

國際生理學聯盟 (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, IUPS) 是世界各國生理學會的總學會,只要該國有生理學會便是當然會員國,目前大約有 60 多個會員國。由於華瑜教授擔任亞洲生理學聯盟理事及會長期間,因其豐富的行政經驗,加上亮眼的研究成果,在 2013 年被美國生理學會 (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) 的會長祖克教授 (Irving H. Zucker) 推薦進入 IUPS,並在 2017 年被推舉成為 IUPS 於 1953 年創立以來首位女性會長,也是第一位華人會長。

為了促進發展中國家其生理學和生理學家的發展,華教授上任後,有別於以往 IUPS 補助理事的開會方式,利用生理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或研討會舉辦時,同時召開 IUPS 常任理事會議。許多擔任理事的教授本身已有經費可以支應國際會議差旅費,如此一來,便可節省 IUPS 的行政會議支出,再將節省下來的經費,成立種子經費 (seed money) 去補助發展中國家,像是非洲、中東、東南亞等國家舉辦或者提供獎學金給年輕學者參加區域會議,另外將經費補助舉辦一系列生理學教育技術工作坊 (teaching workshops and workshops on physiological methods) ,以提高生理學教師的知識與技能。為了激發會員國的支持和共同響應以及象徵聯盟的團結,華教授都是親自出席會議與工作坊。在擔任會長的五年期間,走訪了許多國家,包括盧安達、肯亞、巴西、阿根廷、越南、印度與印尼等。國際生理學聯盟為了感謝華教授的無私奉獻、支持無國界科學以及積極成效的作為,特別於 2023 年起用華瑜教授的名字設立了一個獎項:「Julie Chan Prize」,用來表彰為國際指導 (international mentoring) 和/或學術生涯發展 (career development) 做出貢獻的生理學家。

2017 年國際生理學聯盟 (IUPS) 於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舉行會員大會,投票選出華瑜教授為新任會長。

華瑜教授擔任國際生理學聯盟 (IUPS) 會長期間,與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 (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, ICMR) 共同舉辦生理學教育技術工作坊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軸

華教授自國立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,在國防醫學院做了一年多的研究助教後,便思考著如果未來要繼續做研究,以此做為職志的話,目前的所學所知遠不足夠,於是決心赴美國印地安那州立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攻取碩士。在那裡結識了先生-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醫學院陳慶鏗教授。與陳教授結婚、碩士畢業後,就在陳教授所任教的學校實驗室作研究。原本以為自己的求學生涯可能就差不多結束了。輾轉跟著先生回到臺灣後,憑藉著優秀的學經歷,即獲得剛成立不久的陽明大學醫學院 (現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) 藥理所的應聘,於是就在所上擔任講師。當時藥理所很多位老師都是從國外念書回來的博士,相較之下,華教授自省自己的研究能力、視野還是有所不足。從事教學二、三年之後,就向學校提出留職停薪申請,到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攻讀博士,並與指導教授 Charles D. Barnes 教授溝通好,每一年允許她回陽明大學幾個月,以便瞭解、並接續所上的教務。

由於是在職進修,過去已有研究、教學工作的經驗,也知道自己研究的興趣所在,因此念博士的時候,比一般學生更清楚自己要走的研究方向。華教授深知自己要成為全方位的神經科學研究者,神經解剖學、神經病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是必須具足的,於是班上就她這麼一位學生跟著一群醫學院的大學生去修課。而神經解剖學 6 學分的課程,包含 2 學分實驗課程與 4 學分正課,加上頻繁的考試測驗,儘管課程內容十分吃重,卻為自己在神經科學研究的背景知識上立下了紮實的基礎。

華教授表示,當時自己在班上是比較年長的,念博士時已經是 27、28 歲了。班上普遍都是 22、23 歲,一路從大學、碩士到博士不斷地讀上去的同學。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軸,既沒有領先,也沒有落後。尤其看到身邊的人好像都有所發展,還是已經完成階段夢想,內心就會感到焦急,就怕人生空虛、就怕時間不等我們。華教授用自己的求學之路來鼓勵大家,在人生路上,無論哪個年紀,都要自在、自信地活著,即便走得稍微慢一點,那些過程最終還是會引領我們走向努力的成果,也就是這樣的過程,涵養她成為一位成熟的科學家。

以「尊重」的態度,啟發學生思考

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,一般學生寒暑假幾乎都是返家或者度假,華教授則是獨自留下來爭取時間作實驗。有個星期五,指導教授特來實驗室問她周末是不是有空,想邀請她到山上的家裡坐坐。華教授不好拒絕教授的美意,就答應了他的邀請。在前往指導教授家裡的路上,沿途停了兩次車,一次是買狗飼料給山上農莊養的狗吃,一次是進槍店買子彈,為驅趕山上的禽鳥動物用的。那是華教授生平第一次進入槍支販賣店,一開始還被店員因為「未滿 18 歲」因素禁止進入,華教授說她真不知道是要開心還是生氣,後來給店員看了學生證上的年紀,才順利進入商店。到了指導教授山上的家裡,老師對待學生就像朋友一般,她也入境隨俗,指導老師做什麼、吃什麼,她就跟著。指導老師問她有沒有駕駛執照,華教授回答有,於是就讓華教授開著割草機,讓她在山上大片草地上幫忙割草。之後,華教授陸陸續續到指導教授家中作客了幾次,幫忙割草、種菜,整理環境。華教授畢業後,指導教授也來臺灣拜訪過她幾次,師生彼此之間,像是學問上的良師、也是生活上的益友。因為指導教授對學生愛護、提拔的帶領方式,也影響了華教授回到臺灣在教學研究與指導學生的方式採取同理心,以鼓勵性質激發學生潛能。

華教授教學時,強調班上的同學要彼此尊重對方的想法,不因人廢言,學生們有了開放的表達空間,彼此之間從討論交流的過程中,會自發性地發現自己的不足、互相激勵學習、進而思考解決的方式、發揮自己的潛能。

跨領域成為創新儀器製造的靈感來源

一般的研究學者,都習慣利用現有儀器設備來幫助自己做研究,比較少會想要自己組裝製作儀器。華教授表示,如果沒有 2017 年政府成立這樣的腦科學計畫,可能很多腦科學的菁英也都是利用現有的儀器設備來從事研究工作,如此一來,就很難與其他國家的研究作出區別性,更不容易找到臺灣可發展的利基點。而腦科學計畫同時將臨床、工程、數理、資材等各領域專家齊聚一堂一起思考「腦」的問題,跨領域的智慧交流,引領臺灣腦科技的發展。

「跨領域合作」是結合不同領域的專家,活用不同的能力。像是臨床醫生若能與工程方面的專家合作,就可以跨越障礙,針對臨床需求去改善量測儀器,甚至發展出新的儀器與技術。像是腦瘤手術中的冷凍病理需耗時 25-30 分鐘,而為了達成更有效率、且不造成假影的檢體處理,國立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孫啟光特聘教授的研究團隊,針對醫師臨床需求,共同發展出「速時新鮮數位病理術」。儀器決定我們能夠做什麼事情,也決定臺灣是否可以在科學研究上取得領先地位。假如我們可以針對腦科學領域中重要、但不是世界各國密集關注的議題,整合基礎到臨床的研究,發展相關儀器,並藉此連結到產業界,或許就能有所突破。

跨領域的合作,不僅可以讓學者平常專注的視野轉變、擴大,同時也讓研究領域更加寬廣,強化了學生跨領域的學習能力與職場所需的技能。尤其腦科學具有高度的複雜性,需要各門學科多方面的合作,才得以充分瞭解與改善。

每個看似的失去,都是最好的得到

華教授以自身過去多年執行計畫、參與國際組織領導的經驗為例,合作與奉獻,讓每個看似的失去,都是最好的得到。過去擔任 IUPS 會長時,經常都是額外將自己的資源投入到 IUPS,動機良善,純粹就是為了推廣生理學,盡量讓各國可以透過先進的方法來獲得對身體的健康與疾病的瞭解。美國、英國等大國的生理學會,看到華瑜教授帶領下的總學會,如此用心經營,更樂意投入資源來支持,也讓世界看到臺灣對於國際生理學的推動與貢獻。又好比腦科學計畫在推動時,大家在討論過程中,可能會害怕別人偷走我們的想法。然而領域發展的大方向是大家都可以討論的,真正的關鍵是跨領域的合作是否具有實踐的能力,將基礎研究再往前推進,應用、落實到生活問題的解決上。

腦科學計畫執行至今,除了積極建立跨領域的合作,還塑造了良好的互助研究氛圍,每個團隊在自己的節點上努力,如此連結成一個腦科學的研究網絡,將腦科學研究推到不同的層次。除此之外,華瑜教授歡迎心理學、音樂、藝術等專長的人一起加入腦科學的研究,像是與躁鬱症、憂鬱症等心理疾病議題連結,如此就能衍生出更多有趣且重要的研究。